小教會轉型 zoom 線上主日崇拜心得記錄及實戰面考量
6 min readMar 24, 2020
2020年3月中旬後,已有多方的消息,對於 Zoom 的安全性有疑慮,本文無意推廣 zoom,且非業配文。筆者身處情境,zoom 似乎是最佳選擇(費用、使用者上手程度、開放性、會友成員背景綜合考量),關於機密性、安全性、或商業性會議,請各位酙酌。筆者自己也開始使用更安全的 telegram 通訊軟體。線上會議解決方案亦有 Google Hangouts, Microsoft Teams, Cisco WebEx, Bluejeans...可供研究。
給所有小型教會參考,互相經驗交流,免犯相同錯誤,歡迎流言。
情境與現況
- 平常主日聚會人數:40–60 人(年齡層偏高)
轉換成實際 zoom 線上聚會:30–35 個設備,約 40 人。 - 教會沒有多餘預算添購任何攝影機等新設備。當然也沒有媒體專業人士。
- 一台筆電即可運作,給主持人 host 或聯合主持人 co-host 操作。
- 精簡人力(2–4人):司會、牧師、講員、主持人(IT host)。
- 每月最低成本:14.99 USD。
- 所有人都在家直接用 zoom 參與,沒有人需要去教會。
- 參與者連線方式:電腦(桌機或筆電)同時可以看到 20 人以上、手機最多只能同時看到 4 人。
需要作出的決定
- 原實體主日崇拜的流程,移至線上主日後是否要調整?神學上和技術上都有實際的挑戰。
- 直播與 zoom 會議室的選擇?互動性差別,當然也有參與人數差別。
直播:與會者只能觀看,文字回應,但無法有聲音的參與,無法跟其他與會者互動。參與者基本上可無限多。
Zoom:與會者可以一起透過聲音與影像參與。參與者人數跟 zoom 的使用方案有關(免費 100 人,限時 40 分鐘 | Pro 100 人,不限時 | 更多人可額外買方案)。 - 詩歌敬拜的方式?默想、齊唱、齊唱但消音。
- 詩歌敬拜的呈現方式?現場、預錄、放 YouTube、主持人 host 用電腦放音樂、直接打古典詩歌譜。
- 聖餐如何進行?(個人目前尚無好的答案,歡迎留言指教)
- 需不需要共享螢幕功能?可利用此功能打 PPT、使用電子白版、第二個攝影機畫面,或其它延伸應用。
- 需不需要錄影?zoom 可以直接錄影在雲端,可直接播放或下載編輯後再上傳至常用平台。
影響線上主日體驗的技術問題(非神學類)
- 網路頻寛足夠且穩定:主持人 host、司會、講員,這三人因為需要把聲音及畫面傳給所有與會者,所以訊號不好很影響體驗。
(實例:3/22 第二次主日前 20 秒,因聲音斷斷續續產生的影響 or click here) - 收音!特別是意想不到且本人無察覺的聲音干擾:建議至少使用麥克風(耳機麥克風也好)來提升收音品質。同時,收音雖然使用 zoom 的目的是能有互動,但崇拜中有時大家意外的聲音被收進來(而且當事人完全不知情),的確很干擾,畢境線上聚會要專注本來就不容易。
(實例:3/15 第一次線上主日 16:30 時牧師在牧禱卻有會友講電話的聲音被錄進來 or click here) - Mute all / unmute all 及 spotlight video 的意外:有時需要全靜音,有時需要打開,若沒有準確操作,有時會影響程序的進行。同時長時間講道時,最好 spotlight 講員,幫助大家進入狀況。
(實例:3/22 第二次線上主日 23:10 不小心 unmute all 且忘了 spotlight video 誤講員,以致看不見講員,且講員無聲音且 or click here) - 主持人 host 的電腦系統效能:我的 Chromebook 無法負擔同時 host,然後又分享螢幕 share screen,撥放 YouTube 的功能。而實際使用 windows 系統,也會發生主持人 host 系統延遲 lag 而影響到所有人的畫面。
(實例:3/22 第二次線上主日 45:21 時的綠色畫面 or click here) - 主持人 host 的系統問題礙障排除:因為是線上聚會,所以電子設備會有很多意外,如何快速排除,則是會大考驗。
(實例:3/15 第一次線上主日,6:00 突然敬拜音樂中斷,有快 30 秒的無聲,只能快速回復 or click here) - 詩歌部份:只要電腦效能夠好,直接透過 Share Screen 分享螢幕功能,以瀏覽器放 YouTube 詩歌會是最簡單的(記得勾選撥放系統音效)。筆者則因為不喜歡過多雜亂的畫面,選擇在簡報(PPT or Slides)裡面打清楚的歌詞,然後內嵌詩歌(記得讓詩歌可以跨頁撥放)。
主持人 host 必須熟練的操作技巧
我的感覺是 host (非司會)很像個節目的導播,而司會像是節目的主持人。只有在導播的協助下,一切才會流暢。所以 host 不能只有 IT 或技術人員的概念,他/她必須有一種作節目的 sense,才能駕御整個線上主日。而實體聚會的司會,此時更像個門面,因為背後的操控,都在 host 手上。
- 在任何情境下快速 mute all / unmute all(技術文件)
- spotlight video 固定主講人畫面 speaker view(技術文件)
- 迴音 / 聲音回授的緊急處理(技術文件)
- 快速分享螢幕(技術文件)
- 播放詩歌敬拜的音源 / 播放線上或本地影片
檔案分享
- 更多細節,請看線上主日文件:http://bit.ly/3aVXQdD (Google Docs),內含崇拜流程比較、主持人 host 的系統操作、及更多心得記錄。
- 我自己教會的線上主日 PPT:http://bit.ly/39UcH8j (Google Slides),直接內嵌敬拜音樂,方便操作。
- iPhone (iOS) 安裝 zoom:https://youtu.be/0fx5dHs5T7E
- Android 安裝 zoom:https://youtu.be/Aay4i4y-jR4
- 使用「手機」參與 Zoom 線上聚會教學:https://link.medium.com/XRsUHoiIN4
- 使用「桌機」參與 Zoom 線上聚會教學:https://link.medium.com/wdXaP6rVQ4
二次線上主日的錄影(Zoom雲端錄影,重新上傳至 YouTube)給大家看效果
第二次換另一人作主持人,練習時間不到 20 分鐘,有比較多網路問題、收音問題、操作問題。
發現司會跟主持人很需要有默契。且此次錄影跟上次不同,分享螢幕時主講人不是疊在一起,而是延伸在右上角。目前不知原因。
這是第一次。我個人充當主持人 host 及司會,前一晚練習超過 1 小時。
仍有不可抗力,發現主持人分享螢幕時較容易被錄進來(右上角)。何時 mute all 還在拿捏,開放性會影響專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