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俗180天 第1話 — 去哪聚會?
2017/12/31 是我在上一個教會全職服事的最後一天。
因為預期2018的下半年會有更大的變動,且與「人」有關的工作需要長期地投入,即便馬上就面臨坐吃山空的生活,並沒有打算找一個基督教機構或教會的工作(服事)。
2018/1/8 出人意外地,我去「上班」了。去一個非以基督信仰為宗旨的股份有限公司上班。
我成了「還俗」的基督教傳道人,至今已 180 天!
一般人,當他失去了工作,最起碼週日還可以回到教會,回到最後的避風港。一個傳道人(甚至是任何在教會的全職工作者),當他離開了他的工作,連教會也一同消逝了!很可能,連電話也不再響起,因為教會可能也離開他了。這就是現況。
伴隨離職,是成串的問號。接下來的房租、生活費在哪?不知道。緊接著農暦年要怎發紅包?不知道。下一步呢?不知道。但~我最煩惱的,是週日全家要去哪主日崇拜。去一些知名的大教會?貌似自尊心作祟,實則感到厭煩;去附近的小教會?人太少,新朋友太明顯一不小心就會被身家調查,我只想敬拜上帝,不是來相親的!所以我們決定,暫時以家庭教會的概念運作 — 不對外開放的4人主日崇拜。
(2018年第一個週日的前一晚)
子:我們明天要去哪間教會呢?
父:哪也不去,我們留在家,家庭禮拜。
子:所以~你該不會要講道吧?
父:⋯⋯(2018年第二個週日的前一晚)
子:我們明天會去哪間教會呢?
父:我們仍留在家,作家庭禮拜。
子:你該不會是還沒找到教會吧?
父:⋯⋯
如果可以,沒人想換教會。2018年的第一個主日,一家四口,打開小米盒子連上 YouTube,放詩歌敬拜。之後全家一起圍著餐桌,打開聖經,從撒母耳記上開始,一人一節輪著念,才剛學完注音認字不多的老二用聽的,我逐節解釋給孩子聽,說明重點,教導內容,引導應用。最後,全家人分享今天經文的學習,禱告結束。約一個小時。
過去敬拜的 full band,沒有,只能重複播放想聽的詩歌一起哼。報告與歡迎,省略,都一家人這麼熟了。經文,沒有人會念給你聴,要自己讀。主日信息,不是長篇大論,不是以福音為中心的講道,不用在乎有沒有人幫你評分,不用觀察大家今天有沒有感動,更不用安排笑話吸引人注意,只需要認識上帝的話。不是站上台講,也不是坐在下面等亮點。沒有人祝禱,但我們彼此禱告,向上帝獻上感恩。
簡單但不簡陋,簡短卻不膚淺,輕鬆而非隨便。
YouTube 的詩歌哪有什麼 flow 可言,家裡的音響也傳不出什麼細緻的音色,但我的心卻在流動,我的淚同時滴下。多少年沒有這種專心敬拜的時光。不用在敬拜時腦中複習待會上台講道的內容,不用急著記下稍縱即逝的靈感,不用規劃待會兒聚完會要先衝去找哪個人,再跟誰約接下來的服事,然後找尋新朋友,follow up上週被關心的人,預備自己親切的笑臉⋯⋯都不用。我可以專心敬拜我的神,單單向著祂,我只需跟著歌詞,與我最重要也最愛的家人,一起敬拜。
我也可以省下敬拜完轉換心情的精力,事先預備如何有效指出週報的重點也可略過,也不用擔心突發狀況或者有沒有缺失什麼。家人間的溝通隨時都可,不用報告。
說來慚愧,這是我第一次主日可以好好帶著自己的孩子。過往孩子都是在教會的 program(主日學)長大,我教導、傳遞信息給成人,讓其他人帶我自己的孩子,可此刻卻能一句一句地跟孩子念聖經,守著主給我們全家預備的主日。有時孩子會天馬行空的亂問問題,有人會急著發言打斷別人,有人聽不懂我的說明,聖經裡仍有許多疑問,但還好,至少上帝一直是此時的焦點。不用事先撰稿,也不需研經釋譯,只要彼此分享上帝,記下他的話,多麼美好的主日。
我也不需要祝福別人,或者領受牧者的祝福(benediction),我們全家輪流開口向上帝禱告,上帝就在我們當中,那就是幸福、充滿感恩、有著極大的恩典,何需再領受祝福。
這就是我們的家庭禮拜。
漸漸地,孩子們也適應新的主日方式,驚人地記著上週的內容,老二也漸漸可以念沒有注音的聖經經文,甚至有時週日有活動,早上忙碌,仍會提醒我今天還沒主日崇拜。孩子不是不渴慕上帝,只是我不知道他們如此單純與渴慕,更忽略與看輕身為父親、丈夫,神給我在家屬靈的領導力與權柄。我仍知道教會生活的重要,在這段變動的日子穩定下來後,一定會帶著孩子回到教會,過聖徒相通的生活。只是,這個家庭禮拜,是個不在計劃中的經驗,充滿感恩。
What a beautiful 180 days guided by my LORD!
下一話:《還俗180天 第2話 — 盤整生活》敬請期待!